你有多久,沒把手機關機了?
不是靜音,也不是飛航模式,是真的把手機關機——那種沒有訊息、沒有鏡頭、沒有更新的狀態。多數人會說「我做不到」,但事實上,只要開始一點點,身體就會回應你。根據加拿大一項研究指出,連續兩週不使用智慧型手機,大腦的記憶力與注意力表現平均年輕十歲;另一份來自歐洲心理健康中心的報告也顯示,每天減少使用手機一小時,就能顯著提升生活滿意度、減少焦慮與憂鬱、增加運動時間。簡單來說,不滑手機,不只是清靜,而是科學上的快樂提案。
上週末,我去體驗了一場三小時的「斷線練習」
活動名稱是《重啟生活 Resetting》,由生活風格品牌 &PaRK 主辦,地點在台北的一處靜謐空間。現場沒有講師、沒有互動、沒有社交指令。一進場,手機就被封存進柔軟的黑布袋中,由主辦單位妥善保管,三小時內「全員離線」。沒有螢幕的午後,有人選擇看書,有人靜靜寫字、畫畫、發呆,甚至小睡片刻。這不是放空,是一種緩慢而清醒的存在。有人活動結束後說:「原來我不是沒耐性,是我太久沒有安靜了。」
斷線的好處,不只是寧靜,而是專注力的重組
過去我們以為,不滑手機是種犧牲。但越來越多神經科學研究顯示:手機的過度使用,會讓我們的大腦長期處於多工切換與資訊分心的狀態,進而削弱專注力、創造力與深度反思的能力。當你真的放下手機,大腦會重新啟動所謂的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 DMN)——這正是創意生成、記憶整合與自我對話最活躍的區域。不是你不夠專心,而是你太久沒有真正讓大腦「空一下」。斷線,不是退出世界,而是給自己一次重連內在的機會。
&PaRK:讓你可以什麼都不做的地方
這場活動所在的空間,名為 &PaRK,是一個推廣「生活可以慢一點、溫柔一點」的生活風格品牌。與其說這裡是場地,不如說它像一個為身心留白的容器:光線灑落、無背景音樂、木質桌椅與柔軟抱枕,設計得恰到好處,不打擾你,也不過度設計你該怎麼放鬆。活動尾聲,每位參與者都收到幾樣貼心小物:
-
一張「逃離世界時數證明」
-
一瓶天然無添加的放鬆系飲品
-
一份能吃出好心情的甜點
-
一個「逃離世界小禮包」
那天,我沒有打卡,沒有發文,卻記得每一個安靜片刻——原來,生活真正需要的,不是刺激,而是一點剛剛好的空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