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r Now

公主病?迪士尼公主可能真的生病了!

公主病?迪士尼公主可能真的生病了!

來自醫學期刊的童話健檢:當幻想碰上現實風險

還在羨慕迪士尼公主的仙氣人生嗎?荷蘭特文特大學(University of Twente)的研究團隊給了我們一份「現實版的健康回報單」。這項研究於 2024 年底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聖誕特刊上,以半諷刺、半科學的方式分析八位經典公主角色,如果她們生活在真實世界,可能會面臨哪些身體與心理風險。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希望透過幽默的形式,引發大眾對童話敘事背後的生活模式與心理影響進一步思考。

她們的病歷表,長這樣:

  • 白雪公主:長期社交隔離、獨居森林,可能導致憂鬱、焦慮與心血管疾病。

  • 灰姑娘:清潔灰塵與魔法閃粉中的微塑膠,恐導致職業性肺病。

  • 貝兒:與野獸同居,有人畜共通傳染病風險,甚至可能暴露於狂犬病。

  • 茉莉:孤獨的宮廷生活與老虎密友,也潛藏心理健康與疾病風險。

  • 睡美人:長時間臥床恐造成肌肉萎縮、血糖失衡與壓瘡。

  • 花木蘭:背負家族榮耀的心理壓力,可能造成情緒障礙。

  • 寶嘉康蒂:多次從懸崖跳水,現實中極易骨折。

  • 長髮公主(樂佩):長髮長年被拉扯,可能造成牽引性禿頭。

研究還特別提到,這些角色如果接受正念訓練、心理治療、獸醫防護課程,應該能顯著提升生活品質——簡言之,她們「幸福快樂」之前,需要先做個健康管理。

卡通也進入了心理健康的黃金時代?

這項研究雖以童話角色為對象,但背後其實映照出整個影視產業的一個趨勢轉向:心理狀態成了新一代角色設計的主軸。從《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把情緒擬人化,到《Loki》《Moon Knight》影集開始讓角色對話自己、解構自我認同,甚至連小學生看的動畫中都不避談「情緒調節」與「焦慮」。卡通不再只是夢想投影,也成了心理學的敘事容器。

以前的
週末計畫:你有多久,沒把手機關機了?&PaRK 的新提案!
下一個
愛的演算法,開始失效了!Z世代正在靜悄悄地,退出交友App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