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r Now

你以為是屁股翹,其實是骨盆在歪

你以為是屁股翹,其實是骨盆在歪

「前傾骨盆」的姿勢錯位,正在偷走你的穩定與力量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時刻:一站起來就腰痠,下蹲或跑步時,總覺得哪裡卡卡的。別急著怪老化或運動量太少,問題可能藏在你「骨盆的角度」。在長時間坐著成為日常標配的時代,一種名為 anterior pelvic tilt(骨盆前傾) 的身體錯位現象,正在悄悄影響你的姿勢、肌力、甚至情緒穩定。物理治療師 Kristen Lettenberger ,揭開這個隱形問題的真相。

它不是腰痛,是骨盆在「傾斜」

想像你穿一條短褲,前緣傾斜、後緣翹起,整條褲子斜斜掛在腰上——這就是骨盆前傾的典型畫面。這種姿勢代表:你的髖屈肌(hip flexors)長期縮短、腹肌失去張力、臀肌與腿後肌群(hamstrings)無法發力。久而久之,身體彷彿被「打亂平衡的力矩」所操控,出現下背痛、膝蓋不穩、甚至運動時爆衝乏力等問題。

修正第一步:學會「看見自己」

Kristen 建議從「身體時鐘」練習開始:站立時,把肚臍當成 12 點鐘,腳尖為 6 點鐘,感受骨盆目前是偏向哪個方向傾斜。這種空間覺察是重建身體穩定性的第一步。你甚至可以在鏡子前觀察臀部是否過度突出,或下腹是否長期緊繃。

真正的改變來自「力量」

多數人以為拉筋就能改善,其實不夠。要真正逆轉前傾骨盆,必須「喚醒」長期失聯的肌群:包括腹肌、臀大肌、腿後肌群。Kristen 推薦兩個基礎但高效的動作:

  • Dead bug(死蟲式):訓練腹部核心穩定

  • Good Morning(早安式屈髖):強化臀部與腿後力量

這兩個動作不花錢、不花器材,只需要你重新學會「用對力氣」

不是不動才養生,是「不久動才是病根」

讓手機提醒你起來走一圈,並不是穿戴裝置的商業手法,而是身體的基本需求。Kristen 建議:每 30 分鐘就要起來活動,不論是泡茶、走幾步路、做一組深蹲,都是為了避免身體黏在一個錯誤姿勢太久。

工具只是輔助,「重學動作」才是根本

你可以用筋膜槍放鬆髖屈肌,也可以貼上貼紮膠布改善身體排列。但真正的解方,仍是從根本改寫你與身體的關係。Kristen 建議在專業指導下使用這些工具,作為力量訓練前的啟動儀式,而非倚賴止痛替代。

重新擺正骨盆,其實是在擺正你與世界的對話方式

前傾骨盆不只是姿勢問題,它反映了你是否允許自己長時間「陷入一種不平衡的模式」。與其說是矯正身體,不如說是讓身體再次成為你生活的穩定器——從髖部重新長出力量感與主控權。

以前的
Pickleball 匹克球:一場從後院誕生的全民運動革命
下一個
你的大腦裡,可能真的有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