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r Now

The Well Festival:《紐約時報》在布魯克林辦了一場健康潮流大秀

The Well Festival:《紐約時報》在布魯克林辦了一場健康潮流大秀

The Well Festival:這不是醫學會議,是一場快樂怎麼活得出來的城市練習

你可能沒想過,《紐約時報》也會辦一場集結明星、心理學家、運動教練與廚師的快樂派對!但他們真的辦了。而且不是在某個沉悶的研討會現場,而是在布魯克林舉行了一場像 TED × Coachella × 好好生活提案的——The Well Festival。

紐時 Well 欄目首次舉辦,把健康從知識變成生活現場

這不是一場傳統的健康論壇,而是一次更貼近當代人狀態的提案式聚會。從焦慮管理、身體探索、到親密關係與年老準備,這場活動用13場對談打開健康的更多面向!不再是「該怎麼做才健康」,而是「怎麼活,才會比較像自己」。

Highlight 01

「每天一點點,也很了不起」

抗癌作家 Suleika Jaouad 說:「我不是靈感爆棚才開始創作,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撐下去。」她靠日記活過低谷,而心理學家 Lisa Damour 則說:「一週做到七成,生活品質就會差很多。」沒有人天生就會過得很好,但願意開始,就是轉動的起點。

Highlight 02

運動不是表現,是和身體交朋友的方式

Peloton教練 Robin Arzón、52歲的 Tracee Ellis Ross、與《The Good Place》的 Jameela Jamil,她們不追求「運動成果」,只在意怎麼動,才讓自己更自在!Jameela 分享:「我最喜歡的運動就是帶狗去公園散步,沒有目標,也沒有壓力。」

Highlight 03

脆弱不是弱點,是通往支持的通道

Charlamagne Tha God 在談話中回憶自己心理崩潰的階段,他說:「如果我爸早點說他也有過低潮,我就不會那麼孤單。」NBA傳奇 Dwyane Wade 也談到男性療癒營的經驗,「只要有一個人先開口,全場都會想說出自己的故事。」勇敢並不一定要堅強,有時說出來,才是最困難但重要的一步。

Highlight 04

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一頓飯、一片草地

Samin Nosrat 的快樂時光,是每週與朋友共餐時切一整碗芹菜、看它們浮在水裡的樣子。Charlamagne 則說:「每天早上我都會赤腳踩在草地上,這不是迷信,是我和世界對話的方式。」哈佛研究也印證了這點——比起運動量或財富,人生後期的幸福感,來自穩定的人際連結與日常陪伴。

以前的
你知道嗎?馬拉松跑者不只在燃燒脂肪,還在「啃自己的腦」
下一個
你是哪一派?吃完再動 or 空腹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