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用睡覺也能找回精神的深度放鬆術,正在成為城市高效者的暗號
午後三點,你的腦袋是不是也常「當機」?咖啡喝到第三杯,還是提不起神。這時你需要的可能不是睡覺,而是一場能在短時間內進入身心安靜狀態的「非睡眠深度休息」——NSDR(Non-Sleep Deep Rest)。這種看似神秘的放鬆術,其實正在悄悄成為 Google 執行長 Sundar Pichai 的日常,並被矽谷、創意圈、自由工作者們默默奉為高效生活的 reset 祕密。
起源不是靈修,而是來自史丹佛實驗室的神經科學發現
NSDR 並非突然冒出的流行詞,而是由神經科學家 Andrew Huberman 在史丹佛大學研究出來的「自我神經調節方法」。Huberman 發現,大腦在清醒但深度放鬆的狀態下,會自動進行類似睡眠時的修復過程。於是,他把這個現象命名為「Non-Sleep Deep Rest」,並透過 podcast、線上課程和科普推廣,讓這個概念成為一種人人可學的城市技術。這不是玄學,而是腦科學。
Sundar Pichai 也在做的 NSDR,是哪種放鬆感?
NSDR 有點像冥想,但更有系統;也像瑜珈睡眠,但你不需要瑜珈墊。只需一段引導語音(YouTube 上已大量出現),加上耳機與短短 10-20 分鐘的空白時間,就能讓大腦進入一種介於醒與夢之間的「安靜通道」。Sundar Pichai 曾公開表示,他會在工作壓力大時靠 NSDR「清掃腦袋」,就像關掉背景程式、重新啟動自己的思考效率。
它不是午睡替代,而是一種生活品味
現在的城市人不再迷信「拚命才有效率」,而是開始為自己保留微小的靜止時刻。NSDR 成為許多創意工作者、創業者、品牌主理人午後的自我照顧儀式。它不需要黑暗房間或特殊設備,你可以在咖啡店角落、公車上、甚至會議前的空檔練習。這不只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不張揚卻有力量的生活態度:會放鬆,也是一種實力。
為什麼 NSDR 成為下個世代的能量回充法?
因為它不是靠「逃開生活」,而是更清醒地活在其中。NSDR 讓我們不再把放鬆當成補償,而是當成日常節奏裡必要的一環。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給大腦一段安靜、給思緒一個出口、給生活多一點餘白。這是一種不靠咖啡因、不靠藥物,也能重新整理內在的微型 reset 技術。短短二十分鐘,讓你像剛起床一樣通透,卻不失精神。
真正先進的生活,不是更快,而是更懂得「停一下」
從矽谷到台北,NSDR 不是為了讓你變成完美的人,而是讓你更自在地活著。它的風行,象徵著我們正在學會:照顧自己,不必靠長假或出走,而是可以從每一天的縫隙裡開始。會休息的城市人,正在用這樣的方式,重新定義 what it means to be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