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r Now

只有週末有空運動也沒關係,研究發現集中運動效果仍不容小覷

只有週末有空運動也沒關係,研究發現集中運動效果仍不容小覷

## 只有週末有空運動也沒關係,研究發現集中運動效果仍不容小覷

 

 

現代人意識到了運動對久坐辦公室的人的重要性,提出許多「每週五天、每天 30 分鐘」等健康口號。然而,我們都能體會,在忙碌一天後還要擠出時間運動,簡直在大大考驗意志力,難以持之以恆。

 

好消息是,最新研究發現,所謂「週末戰士」(Weekend Warrior)的生活方式——平日沒時間運動,一到週末就瘋狂健身——竟然比我們想像中更有益健康。

 

 

## 週末運動的驚人發現

 

2024年,《自然.老化》(Nature Aging) 期刊發表了一項使用英國生物資料庫超過75千人資料的研究。這項研究使用穿戴裝置精確測量參與者的運動量,發現集中在週末一兩天運動的人,在預防失智、中風、巴金森氏症、憂鬱症和焦慮症等方面,效果竟然與每天運動的人相差無幾!

 

不只如此,2023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也發表了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週末戰士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每天運動的人沒有顯著差別。這些發現無疑給了我們這些平日忙得連運動鞋都沒時間穿的人一劑強心針。

 

## 為什麼集中週末運動也有效?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集中在週末的運動也能如此有效?專家們認為,關鍵在於運動的總量。只要你能在一週內達到建議的運動量,也就是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不管是平均分配還是集中在週末,對健康的益處都差不多。

 

想像一下,這就像是給你的身體存了一筆「健康存款」。無論你選擇每天存一點,還是週末一次性大額存入,只要總金額達標,你的「健康帳戶」就能收益頗豐。

 

## 運動要達到健康成效,質與量都重要

 

雖然週末集中運動的效果令人驚喜,但專家們仍然提醒我們,適度和持續性很重要。以下是一些保持健康的黃金法則:

 

1. 有動比不動好:即使每天只有10分鐘活動筋骨,也比整天坐著好。

2. 多動比少動好:如果可以,就多動一點。

3. 多元比單調好:嘗試不同類型的運動,不僅更有趣,對身心也更有益。

4. 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慢慢增加運動量和強度。

 

而中等強度運動就是讓你略微喘氣,但還能說話的程度。如果你邊跑步邊能唱歌,那可能強度還能稍稍增強!

 

## 五個週末運動的好靈感

 

作為一個忙碌的現代人,如何在週末高效率地完成運動目標呢?以下是五個絕佳選擇:

 

1. 游泳:全身運動,低衝擊,適合各年齡層。而且,誰說運動一定要滿身大汗?泡在水裡也能燃燒卡路里!

 

2. 健行:享受大自然,增強心肺功能,還能一邊欣賞風景,開闊心靈。

 

3. 重量訓練:增加肌肉量,提升代謝率。舉重不是舉重若輕,而是讓重變輕!

 

4. 公園慢跑:簡單有效,還能帶著孩子們同樂。

 

5. 瑜伽或普拉提:改善柔軟度和核心力量。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都需要強大的核心和協調性才能完成喔。

 

## 找到屬於你的運動節奏

 

無論你是每天運動的「勤奮派」,還是週末才爆發的「集中派」,最重要的是保持運動的習慣。研究告訴我們,即使是少量的運動也比完全不動好。所以,別再為找不到時間運動而自責了。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哪怕是擠在週末,也能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記住,運動不是懲罰,而是獎勵。它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心情更愉快。所以,這個週末,一起來當個「週末運動士」,為自己的健康存款!畢竟,健康這筆投資,永遠不嫌晚,也不嫌少。

以前的
「清醒十月」挑戰開始!離開酒精 31 天帶來的改變比你想像中的多
下一個
兒童瑜伽好處多多!5個簡單兒童瑜伽動作,從小培養健康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