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ur Now

單車歷史不只是交通史,那是女性自由的上路時刻

單車歷史不只是交通史,那是女性自由的上路時刻

「你不能騎車,會變醜!」然後她們就開始騎了

19世紀末,英國報紙開始出現「女性不適合騎自行車」的聲音——理由包括:臉會變長、脖子會變粗、可能喪失母性光環。當然也有人直接說:「太性感了,看不下去。」

結果是什麼?1895年那年,穿著分裙的女孩們開始騎上街頭,她們不只踩著踏板,更踩過那些用健康與道德包裝的規訓。她們不是在健身,而是在對這個世界說:「我自己決定怎麼走路,也決定怎麼前進。」

沒有煞車?更自由。

當時的流行車款叫「fixie」,也就是固定齒輪單速車,沒有煞車。你想停,就得靠身體力量「反踩」回去。這不是設計失誤,是一種帥:像是說「我控制速度,不靠系統」。

1895年倫敦的貴族單車俱樂部裡,不只是男人秀裝備,女騎士們也在比誰的姿勢更俐落、誰的燈籠褲更挺。這不是運動場,是19世紀版的《Emily in Paris》 meets 機能服時裝秀。

你以為她們在運動,其實是在談戀愛——跟自由談

Tessie Reynolds,1893 年就已經穿著分裙、一口氣從布萊頓騎到倫敦,花了 8 小時 38 分鐘,震驚當時所有紳士報紙。當記者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她說:「因為我想這樣做。」

就是這麼簡單。不是為了挑戰、也不是為了表態,只是因為想。那種「我可以」的狀態,比什麼都性感。

她們連服裝都先解放了你

長裙不利於騎行,因此出現「理性服裝運動」(Rational Dress Movement),鼓勵女性穿分裙、褲裝。這一波運動甚至影響了後來的 Coco Chanel 早期設計理念。

所以,妳今天在 Zara 試穿那件寬褲時,請順便感謝一下一百年前那位踩著無煞車單車的女子。

從 1895 騎到 2025,城市中的女性單車還在說話

今天的城市裡,單車不再是抗爭象徵,但依然是一種姿態選擇。當你騎上單車,你選擇了「不堵車的生活節奏」、你選擇了「不靠演算法送達的移動路線」,也選擇了「把身體交還給自己」。

它是一種抵抗,但不是激進的,是柔軟而穩定的進行式。

一台單車,兩條腿,一段自由的小時代

你不一定要有一台 fixie,但你可以有一點「不設限」的騎士精神。

在人人都用 App 打卡路線、比數據的年代,願你還記得那個踩踏板的節奏,是你與風的私語,是你讓城市慢下來的方式。

 

以前的
你是哪一派?吃完再動 or 空腹再動?
下一個
Shinrin-yoku:源自森林的感官日式哲學